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陈念祖

陈念祖

【生卒】:约1753~1823

【介绍】:

清代著名医家。字修园,号慎修,另字良有。福建长乐人。少年时孤贫,半学儒,半学医。其先祖通医,陈氏曾从泉州名医蔡茗庄(宗玉)学医。1792年(乾隆五十七年)中举人,旅居京都,并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官职,到过保阳、高阳等地从事救灾工作。1819年(嘉庆二十四年)以老病而归里,讲学于长乐县。陈氏博览医书,临证经验丰富,著述亦多,由后人辑成《陈修园医书十六种》,其中较著名的有《灵素节要浅注》、《伤寒论浅注》、《金匮要略浅注》、《神农本草经读》、《医学从众录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时方妙用》等。这些著作内容广泛,涉及基础理论到临床,通俗易懂,多为学医者所读;在注疏古典医著上,亦有独到之处;在普及医学知识方面有较大贡献。陈氏的主要实践和经验,突出表现在《医学从众录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时方妙用》等书中。在医理上,他以《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为基础,以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为中心,尤其推重张仲景之学。对唐宋以后的医学发展和学派、医家(如金、元几大医家、温病学派、李时珍等)以及民间医药的看法,很有片面之处,反映出他有较浓厚的尊经思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凤逵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鹤腾条。

  • 虞景豫

    【介绍】:见虞惊条。

  • 马培之外科医案

    书名。清·马培之撰。作者长于外科,书中记述疔毒、瘰疬、流注等42种外科病症的治疗。对其中的主要病种,分析病因、病理、病变,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补、散、发、清等各种治法,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与发展。本书

  • 阳台

    名词。出《洞玄子》。指阴道。

  • 足厥阴络脉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厥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厥阴之别,名曰蠡沟,去内踝五寸,别走少阳,其别者经胫上睾,结于茎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阳强不倒;虚则阴部搔痒。如脉气逆乱,则病睾丸肿胀、疝气。

  • 益母草子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茺蔚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骨热劳

    病证名。因骨热而致的劳气。见《幼幼新书》。其症渐瘦弱,不食。若发热,多惊者,宜黄芪丸,壮气补虚。心神烦躁,不眠者,用胡黄连散。参劳气、骨热体瘦条。

  • 阴维穴

    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大赫,见该条。②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即内关,见该条。

  • 血室

    出《伤寒论》。①指冲脉。《女科经纶》:“王太仆曰:冲为血海,诸经朝会,男子则运而行之,女子则停而止之,谓之血室。”②指肝。《伤寒来苏集·阳明脉证上》:“血室者,肝也。肝为藏血之脏,故称血室。”③指子宫

  • 吴光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文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