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霍乱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空心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乖戾,不和或失调。阴阳不和或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,导致阴阳偏衰偏亢,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。参阴阳失调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官吏兼懂医术。字道明。陈留考城(今河南开封)人,生平欠详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指辨识疮疡之属于半阴半阳证者。如见疮疡漫肿不高,似阳证而不甚焮热肿痛,似阴证而不甚木硬平塌;微红微热,似冷而非冷,不肿而实;似热而非热,虽肿而实虚;痛而无脓,肿不易消,不易溃脓;溃
见《天津医学通讯》。1971;(6):1。为喜树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杜光庭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建兰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风寒郁于肌表,壅于肺脏所致的气喘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风寒喘逆之症:头痛身痛,身发寒热,无汗恶寒,喘咳痰鸣,气盛息粗。”脉浮缓为风,浮紧为寒,六脉俱浮,表有风寒,六脉沉数,寒郁为热。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