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兰循经取穴图解
见金兰循经条。
见金兰循经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对拘急强直之证如口噤项强、手足拘挛等,要使其舒展缓解。例如寒邪侵袭,筋脉拘急,须用温经散寒法以缓之;如因热邪侵袭,热盛动风手足抽搐,须用泻火熄风法。如因肝风内动而见抽搐,
病在胸膈、胁肋、肺者,宜于临睡前服药(见清·景日昣《嵩崖尊生书》)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藓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ST1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乳头中央,不针灸,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——两乳头之间作8寸。②乳,《脉经》作产字解释。《辑义》:“乳中盖在草蓐之谓。”亦即产后。③泛指哺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。即中搭手。见该条。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。即归芪饮,见该条。
药物性能。出《本草纲目·序例》。寒性药一般是向里向下,所以没有升浮的作用。但亦有例外,如桑叶性寒,能上行明目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曲骨,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钩藤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著有《十全博救方》1卷。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