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订通俗伤寒论
见通俗伤寒论条。
见通俗伤寒论条。
【介绍】:见倪朱谟条。
即早晨空腹服药。详空腹服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郭治撰于1753年。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,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经验,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。书中以浮、沉、迟、数为四大纲,阐析28脉颇详。除脉诊外,并简介望、闻、问三诊。但书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为釜脐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玄女经》。即处女膜。
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忧闷伤肝,致帝丁两旁凸起紫筋数条,束紧咽喉,似物撑塞,吐不出,咽不下,名为上格……内投平肝散。”参关格条。
病名。①即直肠泻。见《杂病广要·泄泻》:“日夜频并,饭食直过者,名曰刮肠。又《灵枢》所谓洞泄,《仓公传》迵风,皆此证也。”详见直肠泻条。②指粪便排出粘稠物。因似从肠中刮出,故名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二:“又
出清·马之骐《疹科纂要》。即伤寒谷黍,详该条。
通常指方剂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