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蟾酥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亦称胎不长、胎不长养、荫胎、卧胎、妊娠胎萎燥、胎弱症。指妊娠至5~6个月时,其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,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。多因血寒、气血虚弱,血热所致。若素体阳虚或孕后过食寒凉之品,戕伐阳气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指胸部胀满不适。可因风寒、热壅、停饮、气滞、血瘀等所致。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:“表实无汗,胸满而喘者,风寒之胸满也;里实便涩,胸满烦热者,热壅之胸满也;面目浮肿,胸满
书名。清·黄元御撰注。13卷。成书于1755年。本书将《素问》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、脏象、脉法、经络、孔穴、病论、治论、刺法、雷公问、运气十类,重予编次,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《刺法论》和《本病论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冲疽①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方》卷十六。俗称莺翁,悬痈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臭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花生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石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