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现在症状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必审问其所方病。”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黄连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折衷》。指小儿饱食后腹泻的症候。由脾胃虚弱,运化不及所致。其症饮食饱满则泻,泻尽乃止,如此反复。治宜补脾益胃。用益黄散送下保和丸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三间,见该条。
①治疟疾方法之一。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,使用内服药(如常山、槟榔、草果、姜半夏煎剂)或针刺(大椎、后溪、间使等穴)等方法,以制止疟疾的发作。②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一切疟无问远近,正仰卧,以线
吃一顿饭的时间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刺然骨之前出血,如食顷而已。”
病名。指耳聋久不愈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久聋候》:“足少阴肾之经,宗脉之所聚,其气通于耳,劳伤于肾,宗脉虚损,血气不足,为风邪所乘,故成耳聋。劳伤甚者,血虚气极,风邪停滞,故为久聋。”《医林绳墨》卷七:“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卤地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手掌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掌受血而能握。”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即嚇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