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又名眼生肉线、眼祟。系因肝胆之火郁于睑部而发。《石室秘箓》:“有人眼内长肉二条,长一寸如线香之粗,出于眼外,此乃祟也。”内治宜清肝泻胆散邪,用龙胆泻肝汤加减,外用冰片、黄连、硼砂、甘草研末调人乳
六阳律与六阴律的合称。参六律条。
①病名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夫胀者,皆在于脏腑之外,排脏腑而廓胸胁、胀皮肤,故命曰胀。……五脏六腑,各有畔界,其病各有形状。”《临证指南医案·肿胀》:“胀病之因更多,所胀之位各异。或因湿因郁因寒因热因气
川贝母、浙贝母的简称,各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七方。赤小豆、薏苡仁、甘草各等分。水煎,食远服。治胃痈初起,中脘隐痛微肿,寒热如疟,身皮甲错,无咳嗽,咯吐脓血,脉洪数者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为密蒙花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两侧喉核肿起,色红疼痛者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此症有两枚在喉间,两边如豆大。”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:“双蛾风,生两个在喉关两边,亦圆如小筋头大。”即双乳蛾。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指少阴间气。因少阴为君火,故尊之而称为居气。即君火之气,无所不居之意。所谓间气是分司于司天在泉之左右的。司天在泉之气,主一年的气化,间气之气,主六十日的气化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少阴司天
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胁痛论》。指肺受病邪所引起的胁痛。多因寒邪袭肺,水饮内停,或邪热灼肺,肺络受伤所致。症见恶寒发热,咳嗽气喘多痰,胁肋刺痛,或咳引胁痛。属寒者,常兼见咳吐稀涎痰沫,身热不高或无热,脉
见肯堂医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