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古今医统大全条。
即冲服剂。详该条。
内科杂病专著。8卷。清·尤在泾撰。刊于1768年。作者曾注释《金匮要略》,书名《金匮心典》。为了补充该书之不足,又撰集本书以为辅翼。书中参考历代方书,参以个人心得和经验,阐述内科杂病48门。每门首列统
病名。见朱仁康《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》。指圆癣之形小者。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珍珠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没药,详该条。
①五液之一。与涎合称涎唾或唾液。唾为肾液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肾为唾”。肾经有一络脉,上挟舌本,通舌下廉泉穴。肾虚水泛而多唾,唾液清冷;肾阴不足,虚火上炎而唾少咽干,口中感腥咸异味。②同吐。《素问·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楸树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杨梅痘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