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跗属

跗属

人体部位名。足上曰附,其外侧近踝者曰附属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膝以下至跗属,长一尺六寸。跗属以下至地,长三寸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龙藤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删补颐生微论

    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明·李中梓撰。李氏曾撰《颐生微论》,后作者予以删补,并由其门人沈朗仲校订,改名《删补颐生微论》,刊于1642年。全书分述三奇(精、气、神)、医宗、先天、后天、审象、运气、脏腑、虚痨、

  • 嘈杂

    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一作杂。俗称心嘈。《医学正传·嘈杂嗳气》:“夫嘈杂之为证也,似饥不饥,似痛不痛,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。”有火、痰、酸水浸心作嘈、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。因火所致嘈杂者,兼

  • 脱荣

    病证名。见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。指妊娠坠胎后,阴血暴下不止,出现面黄,唇白,虚极欲脱,谓之脱荣。治宜补气回阳,方用独参汤或参附汤。

  • 张子方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千里条。

  • 血虚经行后期

    病证名。属经行后期症型之一。多因素患失血,或大病、久病,或产乳过多,耗伤阴血,以致血海空虚,冲任不足,胞宫不得按时满溢,导致月经过期而来。症见经期错后在七、八天以上,血量较少、色淡,面色萎黄,皮肤不润

  • 吹舌喉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症全科紫珍集》卷下。此症因感受风热,或劳力,或饮酒厚味,或郁怒而生。症见喉下及腮下俱肿,舌卷硬顶上腭;咽喉肿痛难咽,或身发寒热。舌苔厚,脉数等。治宜疏风解毒,消肿利咽。可选用三黄凉膈散加荆

  • 鼾眠

    证名。系指睡眠中呼吸时咽喉有声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鼾眠者,眠里喉咽间有声也,人喉咙气上下也。气血若调,虽寤寐不妨宣畅,气有不和,则冲击喉咽,而作声也。其有肥人,眠作声者,但肥人气血沉厚,迫隘喉

  • 李濂

    【生卒】:1488~1566年【介绍】:明代文人。字川父。河南祥符(今开封)人,正德年间(1506~1521年)进士,历任山西佥事等官职。后来离官,以古文著名于当时。著作较多,其中《医史》一书(10卷

  • 寒泻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寒泄。见《证治要诀》卷八。多因寒气内袭,脾阳虚衰所致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盖寒泻致病之原,良由感受乎寒,寒气内袭于脾,脾胃受寒则阳虚,虚则不司运用,清阳之气,不主上升,反下陷而为便泻。故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