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赤利

赤利

病证名。指小儿下利而赤多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有挟客热,客热入于经络,而血得热则流散,渗入大肠,肠虚则泄,故为赤利也。”其症下利带有赤色粘胨,或下纯血,并伴有烦渴、脉数等。治以清热凉血为主。用白头翁汤黄芩汤加地榆蒲黄

猜你喜欢

  • 显明

    运气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显明之右,君火之位也。”王冰注:“日出谓之显明,则卯地,气春分也。”显明指日出之位,于方向为正东,于节气为春分,于时支为卯时。自春分以次至于小满,为六气的二之气,值

  • 大结胸

    结胸证之一。即指《伤寒论》中之大陷胸汤(丸)证。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:“大结胸,不按而痛,胸连脐腹坚硬为大结胸,大陷胸丸主之。”参见结胸条。

  • 回阳草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黑道

    二月所行之道。《汉书》:“日有中道,月有九行,……月有九行者,黑道二,出黄道北。

  • 肾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,又名黑疔。即疔生于涌泉穴及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且见寒热,面色枯焦黝黑者。治宜解毒托里加肾经的引经药。②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下,即满天星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雪荷花

    ①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雪莲花之别名。②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新疆雪莲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白浊

    病证名。①指以小便浑浊色白为主要症状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小便白浊候》:“胞冷肾损,故小便白而浊也。”亦称便浊、溺浊、尿浊。详便浊条。②指溺孔常流白色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。《证治准绳·赤白浊》:“

  • 陷下则灸之

    针灸治疗法则。凡寒凝血滞,无脉症,脏器下陷,久病虚寒等症,均可用艾灸法治疗。《灵枢·禁服》:“陷下者,脉血结于中,中有着血,血寒,故宜灸之。”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下利,手足厥冷,无脉者,灸

  • 停耳

    病名。又名聤耳。见《脉因证治》卷下。①系指耳内肿起,色赤疼痛,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七:“又有停耳者,耳内有生赤肉,或有脓肿是也,此有气郁生痰,内火攻冲,肿似赤肉,或兼脓汁溃烂,谓之停耳

  • 沙枣叶

    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一部,1977年版。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.的叶。分布东北、华北及西北地区。甘、微涩,凉。清热解毒。治痢疾,肠炎。煎服:15~30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