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秀玉,号崇源。丹徒(今江苏镇江附近)人。世医出身,先人何彦澄、何仁源等皆以医名。金琇屡试不得志,遂弃举子业,潜心医学,尽发累世所藏医书,钻研日久,临证多良效。因念药物可以疗病,不
见鲁府禁方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邱熺撰。刊于1817年。为最早介绍接种牛痘法的一部著作。作者通过本人的大量实践,对于种痘的部位、要求、调摄及治疗方药等都作了简要叙述,并附插图。
七情郁证之一。《类证治裁·郁症》:“悲郁脏躁欲泣,甘麦大枣汤。”参见悲、七情郁症、内郁及脏躁等条。
【介绍】:见莫枚士条。
《证治汇补》卷八方。苍术、白术、半夏、茯苓、陈皮各八分,甘草四分(一方加升麻、柴胡各三分)。水煎服。治湿痰下注便浊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香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惊风的一种证型。又名天吊惊风、天钓惊风。临床以高热惊厥,头目仰视为特征。多由外感风热,或乳哺失宜,以致邪热痰涎,蕴积上焦,心膈壅滞,不得宣通而成。明·陈治《幼幼近编》:
病名。指患喉风但以颈项肿痛或破溃为主要表现者。又叫掩颈风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不分左右,其肿痛腐烂,皆在颈内,喉中并不现形,最为恶候,致病之源,其因有二。一因正虚邪盛,蒙蔽脉络,不及透至部位而发……;一因
即舌苔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