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血淋

血淋

病名。指淋症而见小便夹血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血淋者,是热淋之甚者,则尿血,谓之血淋。”《圣济总录·血淋》:“下焦受热,则气不宣通,故溲便癃闭而成淋也。热甚则搏于血脉,血得热则流行入于胞中,与溲便俱下,故为血淋也。”《医宗必读·淋证》论血淋有血热、血冷、血虚血瘀之不同。主症为小便涩痛有血。血热者,尿出灼热刺痛,血色鲜红,脉有力。治宜凉血清热。选用小蓟饮子导赤散琥珀散等方。血冷者,尿出血色晦暗,面色枯白,脉沉迟。宜温下元。用金匮肾气丸、生料鹿茸丸、汉椒根煎服,或地髓汤送服附子八味丸。血虚者,尿出时涩痛不甚,尿色淡红,脉虚数。治宜滋阴补血为主。用八珍汤益元散,或六味地黄丸加减。血虚有热,则宜知柏八味丸。血瘀者,尿出阴中痛如刀割,血色紫暗有块,小腹硬满,脉沉弦或数。治宜活血通淋。选用一味牛膝膏桃红四物汤代抵当丸等方。参见条。本症可见于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、精囊炎、尿路结石、结核、肿瘤等疾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鱼肚

    ①推拿穴位名。位于小腿后方。能醒神,止泄,平喘。《小儿推拿秘诀·身中十二拿法》:“十拿鱼肚穴,能止泻,醒人事。”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“承山穴,在腿肚中。一名鱼肚穴,一把拿之。拿此穴,小儿即醒,

  • 土虺蛇

    见《普济方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返本还原

    子午流注用语。指阳经开输穴的同时,必须同开原穴。“本”,指本日的值日经;“原”,指值日经的原穴。如甲日甲戌时开胆经(值日经)井穴足窍阴,丙子时开小肠经荥穴前谷,戊寅时开胃经输穴陷谷,同时开胆经的原穴丘

  • 小眦赤脉传睛

    病证名,见《银海精微》,又名小嘴赤脉附睛障。本症外眦赤脉增多,横过白睛,可侵向黑睛,痒痛无时。古人认为小眦赤脉属心之虚火或三焦壅热,宜结合全身症情辨证论治。参见赤脉传睛条。

  • 假名安骥集

    见司牧安骥集条。

  • 会阴

    ①人体部位名。亦称篡、下极、屏翳。指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篡者,横骨之下,两股之前,相合共结之凹也。前、后两阴之间名下极穴,又名屏翳穴、会阴穴,即男女阴气之所也”。②经穴名。代

  • 李中梓医案

    书名。明·李中梓撰。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,不分门类,不立标题,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。作者长于脉诊和辨证,处方灵活,案语明晰。初未刊行,后收入李延昰《脉诀汇辨》中。

  • 合邪

    ①内外邪气相合为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皮毛者肺之合也,皮毛先受邪气,邪气以从其合也。其寒饮食入胃,从肺脉上至于肺,则肺寒,肺寒则外内合邪,因而客之,则为肺咳。”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,或从

  • 后囟

    婴儿出生后,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。参囟条。

  • 医药辑览

    见医要集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