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五脏咳证日久,累及其相应之六腑气机失司而发生的综合病证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六腑之咳奈何?安所受病?五脏之久咳,乃移于六腑。脾咳不已,则胃受之,胃咳之状,咳而呕……”参见五脏咳条。
主六气之第一气。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。为厥阴风木之气,主春分前60日又87.5刻。亦即由大寒至春分,其中包括立春、雨水、惊蛰三个节气。参主气条。
出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。鬼门,指汗孔。开鬼门,即汗法。详该条。
子午流注用语。指天干为阳主进,地支为阴主退。是推算次日干支开取井穴时辰的方法。例如甲日甲戍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,要推算次日(乙日)开井穴的时辰,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,则天干从甲进一数为乙,地支从戍退一数
小儿病多涎者,《太平圣惠方》谓为“风热壅脾,积聚成涎”所致。《幼科释谜》:“小儿涎痰,“痰由涎结,涎乃脾泔。脾运胃液,肢体皆咸。脾气不足,风热相兼。壅遏中脘,口沫淹淹。乃生壮热,惊搐渐添。”“然痰与涎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天才”。指浅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见《农村常用草药手册》。为黄荆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睑粘睛珠、睑倒粘睛。多因风热上攻,热燥血涌、气血瘀阻而成。常可见于椒疮重症。此外,烧伤及腐蚀性物质入目等亦可造成本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目内睥之肉与气轮相粘不开,难于转运。”相当于今之睑
《疡科选粹》卷七方。朱砂、丁香各一钱,血竭、磁石、龙骨各五钱。为末,黄蜡三钱熔化和丸,朱砂为衣,香油煎,醋调服。治骨鲠。
病名。见《徐氏医书六种》卷七。即耳衄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