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林绳墨·眩运》。又称晨晕、早起眩晕。指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。多因阳虚及痰浊固结所致。详晨晕、早起眩晕、阳虚眩晕、痰晕条。
书名。2卷(一作4卷)。旧题元·朱丹溪撰。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,各证论述的次序先后为脉诊、病因、证候及治法,故名。本书一般认为并非朱氏原著,系采集《丹溪心法》、《活法机要》、《格致余论》等书的
见率骨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期医生。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。
即艾条灸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又名疳、湿、疳湿疮。古人认为疳湿是由于久利脾胃虚弱,肠胃之间,虫动侵蚀五脏,使人心中烦懊,其虫上蚀则口鼻齿龈生疮,下蚀则肛门烂痒。用《千金》姜蜜汤(生姜汁、白蜜、黄连),送
指用画符、念咒、祈祷等迷信方法(也有兼用一些药物)作为治病手段的人。巫医,在殷商时期以前就已经出现。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,人们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产生,这是巫医产生的历史根源。春秋战国以后,人们对疾病
湿温著作。绍兴医学会会员集体编著。刊于1913年。该书系统阐述湿温时疫之演变、转归及防治方法,所拟方药大多切于实用。现有多种刊本。
病证名。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属鱼子石榴证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