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蛊注毒痢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云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有祺条。

  • 耳底

    耳的部位。《冷庐医话》卷四:“……铜挖刺通耳底,流血不止……。”耳底,古人泛指耳窍的深部,似指今之外耳道深部及鼓膜等部分。

  • 痘疹全集

   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
  • 急性肠梗阻

    急腹症之一。指肠管急性梗阻不通的病变。属祖国医学关格或肠结范围。多因肠道功能失调,气机失司,加之饮食不节,寒凝热闭,湿阻血瘀,虫积、食滞,或肠管内外各种机械性因素(如扭转、狭窄、肠内外肿瘤压迫、疝嵌顿

  • 手足大指爪甲穴

    见鬼眼条。

  • 热的意思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气泄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炅,居永切,热也。”

  • 淡白喉痈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五:“此症因脾肺受寒,其色不红,若用寒冻之剂,七日之内必成脓。”系指患喉痈之色淡白者。身发寒热,六脉俱紧。治宜温散寒邪。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或针刺少商、商阳两手四穴出血。

  • 王三乐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存斋。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喜读百家之说,尤穷究医理,医名闻于江淮。主张为医者当“仰揆天时,俯察地宜”,重视运气学说,并以之按症处方,治多效。撰《医学至要运气指明》2卷(1614)

  • 小儿浮肿

    病证名,又名小儿肿病。是指体内水液潴留,泛溢皮肤,引起头面目窠、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肿的病证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小儿通身浮肿,是水气肿也。”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肾炎,肾病综合症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肿

  • 夹竹桃中毒

    病名。因药用或误服过量夹竹桃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症见头痛,头晕,恶心,呕吐,腹痛,腹泻,谵语,甚则汗出肢厥,心律失常,直至休克死亡。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