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樟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还纪程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官吏。颖川(今河南许昌)人。公元1652年进士。喜好医方。因幼科最难调治,其中痘疹传变尤速,故留心辑访良方。后得《建松堂简易痘疹良方》,一名《济幼慈航》6卷,刊刻行于世。首绘儿面应身图,次
病名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糟鼻子,色红,是瘀血。”详酒齇鼻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方。炙皂角(去皮子,炙焦黄)二两,川椒一两,细辛一两半。为末,盛于胶囊中,大如指,纳入阴中。治妇人黄瘕,症见经行不利,左胁气结,阴中刺痛,淋露黄汁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暑疖。见该条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卡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疮疡诊法之一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是用以检查胸背部疮疡溃后是否穿透胸膜的一种诊断方法。其法有三:①用纸或竹内膜封贴患处,静观其动,纸不动者膜未透,纸若随呼吸而动者则膜已透。②用纸蘸麻油,以火点燃,向患
方书。1卷。日本香川秀庵撰。成书于1744年。此书汇辑作者自用医方300余首。分伤风寒、瘟疫、中寒、中暑等60余门。多属仲景方及自撰方。卷首“家方四剂”:顺气剂、解毒剂、排毒剂、润凉剂,各著剂量、用法
指足太阳筋的支筋,网维于目上胞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太阳为目上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