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佚名《抄本眼科》。指白睛血凝不行,色似硃砂,不痛不痒,不胀不肿之证候。参见色似胭脂证条。
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为五灵脂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。为芦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儿出胞时,头必转向产门,自然正产。若无力转运,脚踏胞衣,脐肠先出,谓浪脐生。急令稳婆清理推入,稍俟气平,乘势就其脚下,不可推转久延。久则脐肠复下,复难收拾矣。”类似于臀足位分娩,脐
肾气通行的道路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,此肾之街也。”
书名。明·秦景明撰,清·秦皇士补辑。4卷。刊于1706年。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,论述各种病证。主张先辨症候,次查病因,再审脉象,最后决定治法,故以《症因脉治》为书名。书中对于每种疾病的辨证,均分列条目,
见《症因脉治·吐水类》。又称呕苦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密陀僧,详该条。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参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