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药性通考

药性通考

书名。8卷。原题太医院手著,实为清·刘汉基所撰。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。卷1~6药性考,共载药415种(不分类),介绍其性味主治,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;卷7~8集录神效单方,列述黄疸鼓胀六郁、痹症等各种疾病的证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鸡脚爪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翻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证治石镜录

    见证治百问条。

  • 申光逊

    【生卒】:约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曹州(今山东曹县)的地方官吏,桂林人。因以醇酒、胡椒、干姜温服得汗的方法治愈孙仲敖的“脑痛症”,名著于一时。

  • 口问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所论诸病,既非风寒之外感,又非情志之内伤,古书没有记载,口授相传,故名。篇内讨论了十二种病证之发病机制、证状及针刺方法,即:欠、哕、唏、振寒、噫、嚏、亸、泣出、太息、涎下、耳鸣、自

  • 金疮中风痉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八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下血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》。亦称胎前流血。指妊娠后阴道流血。包括激经、胎漏、胎动不安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外推云

    眼科病证。见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眼生翳障,凡自下而向上发展,且生在黑珠外者,则名外推云。

  • 殷门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3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大腿的后面,臀下横纹之中点直下6寸处。另说在承扶下3寸(《针灸大成》);或5.3寸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股后皮神经,深层正当坐骨神经;外侧为

  • 叫铃子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上瘀血汤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六方。羌活、独活、桔梗、苏木、大黄、连翘、枳壳、当归、栀子、黄芩、川芎、桃仁、赤芍药、甘草、生地黄。水煎,和老酒、童便服。治膈上被伤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