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下发背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字华父。撰有《经验方》,佚。
医家以笔记、短文、随笔等形式,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述。
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人称“绮石先生。”业医,尤长于虚劳一门。曾校前贤之书几千百家,得其精萃,参以己验,集成《理虚元鉴》两卷。书中提出治虚劳有“三本”,即本于肺、脾、肾三脏;“二统”,即分阳虚和阴虚。其
病名。系指牙根龈肉肿起,色紫,疼痛者。多由阳明胃火炽盛,或太阳经湿热熏蒸而成。症见牙根龈肉肿起,色紫疼痛,甚则色黑臭腐,溃腐较深则齿牙动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穿牙疔先二日牙痛,发寒热,后痛不
解剖部位名称。“颔、颐,颌也。南楚谓之颔;秦晋谓之颌。颐,其语通也”(《方言》)。泛指下颌骨,俗称下巴。又“颔者,口含物之车也。”(《释名》)。故后世把下颌近颊车部称作颐。如发颐即是。
见继志堂医案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中府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