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骨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辅骨上横骨下为楗。”即股骨。详该条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,……,一曰耳门也。”参见耳门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四品。
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妊娠的别称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六甲贯胎书》,后世有称妊娠为“身怀六甲”者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千里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黑带。详该条。
见《顾氏医镜》。指虚弱证发展至严重阶段时,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。如心下痞痛,按之则止,色悴声短,脉来无力的虚证,病甚则见胀满不食,气郁不舒,二便不利等盛候。参见真虚假实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