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一名动暑、中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十五:“阳暑者,乃因暑而受热者也。在仲景即谓之中暍。凡以盛暑烈日之时,或于长途,或于田野,不辞劳苦,以致热毒伤阴,而病为头痛,烦躁,肌体大热,大渴,大汗,脉浮,气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白茅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沙参麦冬汤,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枫柳皮,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淫羊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四。指有头疽生于鬓角,属手少阳三焦、足少阳胆二经。由相火妄动,外感风热而发。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、或鼠粘子汤;脓成者宜服托里消毒散。外治初用二味拔毒散。余证治见有头疽及额疽。
【介绍】:参见邵三山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三间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字茂先。范阳方城(今河北涿县)人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尘埃入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