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膀(bǎng 榜)

膀(bǎng 榜)

同髈。肩膀。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苍龟探穴

    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其法进针得气后,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,每方均按浅、中、深三层行三进一退的“钻剔”动作。有通行经脉的作用。适用于治疗经脉壅滞之症。

  • 尸体图鉴

    参见《王室养生保健全书》。

  • 手足汗

    证名。见《伤寒明理论》第一卷。多属脾胃湿蒸,旁达四肢所致。其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。若手足心热者属阴血虚;手足心发凉者属中阳不足。阴血虚者服麦味地黄汤;中阳不足者服理中汤加乌梅;日久不愈,气血俱伤者服十全

  • 五味所入

    简称五入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味所入: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咸入肾。”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如酸入肝,肝经的病变,可选用酸味的药物治疗或作引经药。

  • 药谱

    书名。1卷。唐·侯宁极撰。撰年不详。本书为唐代文人利用药名数百种(现有195种)“尽出新意,考立别名”的文字隐语,如将牵牛称为“假君子”,川乌头称为“昌明童子”之类,可供研究古代药物名称和别名的参考。

  • 金钱蛇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金钱白花蛇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食猪肉中毒

    病名。因食病猪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食猪肉中毒候》:“凡猪肉本无毒,其野田间放,或食杂毒物而遇死者,此肉则有毒。人食之则毒气攻藏,故令人吐利困闷不安。”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。

  • 厥阴

    经脉名称之一。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。与少阳经互为表里。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,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,故云“两阴交尽”(《素问·至直要大论》)。本经多血少气。因位于太阴和少阴之里,故有“厥阴为阖

  • 下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3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骶部,在第四骶后孔中,约当白环俞与骶正中线之中点。布有第四骶神经后支和臀下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少腹疼痛,肠鸣泄痢、大便下血,月经不调、赤白带下

  • 漏胎

    病名。即胎漏。清·曾鼎《妇科指归》卷二:“孕妇或按月下血数滴,名漏胎。”详胎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