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又名飞丝毒、抢食风。多由心经热毒熏灼咽喉所致。症见咽喉干燥,口中发泡。若饮食吞咽有碍,甚而呛逆者则为重症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谓之飞丝毒,口中发泡丑药(雄精3克,梅片1.5克,胆矾0.3克)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心痛暴绞急绝欲死,灸神府百壮,在鸠尾正心,有忌。”即位于胸骨剑突之中心处。主治心痛。艾炷灸3~5壮。
古病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八。又名卒中。详见卒中①。
不同的疾病,若发病的病机相同,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。例如脾虚泄泻、脱肛、子宫下垂等,这是不同的疾病,通过辨证,如果俱属中气下陷的,就都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指因火盛所致的消渴病。消渴病以阳消居多。详消渴条。
出《传信适用方》。为鼠李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单南山《胎产证治录》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竹根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指辨识疮疡之属阴证者。如疮疡起病较缓,疮形平塌散漫,不疼或隐痛,或抽疼,皮色不变,或紫暗或沉黑,不热或微热;难消、难溃、难敛;病程长,溃则脓水清稀,脉沉细而无力,为疮疡阴证。常伴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