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风寒外束,肺气壅阻不宣所致的气喘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风寒外束喘,喘必有力,其气粗,有余之喘也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凡风寒外感,邪实于肺而咳喘并行者,宜六安煎加细辛或苏叶
证名。多由火毒炽盛,疫毒薰灼肺经,致鼻孔干燥,黑如煤。治宜解毒、泻火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。参热可制寒条。
见《产宝》。即月经,详该条。
出《救急方》。为蛞蝓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0卷。魏·吴普撰。已佚。
经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白环俞,见该条。
见穴位磁疗法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维宗。江苏徐州人。长于儿科,撰有《痘疹详辨》一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