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甘草、香附、紫苏子各一两。为细末,用大黄三两熬膏和丸,弹子大,朱砂、雄黄为衣,再贴金箔,每服一丸,井水磨服。治疫疟。
日光灸之一种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邦贤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惠眼观证》,已佚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银柴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土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气偏胜,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寿世方》卷二。即羊胡疮。详该条。
乳母忧思气结哺儿,令儿致病。因思则伤脾,儿饮其乳,则病吐泻腹胀,面黄而啼(《证治准绳》)。
正骨八法之一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:“推者,谓以手推之,使还归处也。拿者,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,酌其宜轻宜重,缓缓焉以复其位也。”适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它疾患所遗留的关节等处僵直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