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脏积热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义简摩

    脉学著作。《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》之一。8卷。清·周学海撰于1892年。作者阐述脉理,主张由博返约,执简驭繁。但又认为当时流行的《濒湖脉学》过于简略,于脉理无所发明,遂参阅有关文献五、六十种,并结合个

  • 空木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溲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邢元朴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痈疽论》一卷,已佚。

  • 口角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系指口角生疮,多见于小儿。即口吻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(太)阴脉

    经脉名。即足太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:“大(太)阴脉:是胃脉殹(也)。彼(被)胃,出鱼股阴下廉,腨上廉。出内踝之上廉。是动则病:上当走心,使复(腹)张(胀),善噫,食欲欧(呕),得后

  • 白虎候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即白虎证似痫。详该条。

  • 苔条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干苔之别名,详干苔条。

  • 神妙观音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炒扁豆、炒石莲肉(去心)、人参各一分,茯苓一钱半,炙甘草、白芷、黄芪(蜜炙)、炒木香各一钱,神曲二钱。为末,每服:婴孩一字;二岁至三岁半钱;四至五岁一钱,加大枣半斤,水煎服。

  • 颃颡(háng sǎng 杭嗓)

    指咽后壁上的后鼻道,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必经通路,相当于鼻咽部。足厥阴肝经过此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……。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,颃颡不开,分气失也。”《类经》卷二十一:“颃颡

  • 脉影图说

    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