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木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脾胃内伤所致的黄疸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包括谷疸、酒疸、女劳疸、阴黄在内。《医学纲目》卷二十一:“劳役形体,饮食失节,中州变寒,病生黄,非外感而得,只用建中、理中、大建中足矣。”《石室秘录
见《灵枢·骨度》。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。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。
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即胃虚喘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呃逆。《医林改错》卷上:“呃逆俗名打咯忒。”详呃逆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:“灸猥退风半身不遂法:先灸天窗……次手髓孔,腕后尖骨头宛宛中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云即阳谷,属手太阳小肠经穴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悲哀过度,精神消耗,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
①脏腑的功能受病障碍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形气不足,病气有余,是邪胜也,急泻之;形气有余,病气不足,急补之。”②指三阴三阳经因邪气而致病。
望诊中判别人的基本肤色及生理性个体肤色特性,由此构成某个体面部的主要色泽,故称主色。主色属正常生理性肤色,与客色相对,主客均属正色的范畴。参见正色、客色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