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羊胡疮

羊胡疮

病名。生于下颏部的一种疮疡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又名羊须疮。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,复感风邪而成。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,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,焮热痒痛,破流黄水浸淫成片。治宜祛风胜湿,凉血清热。初服升麻消毒饮苍术黄连;抓破渗血者宜服消风散湿热重者内服芩连平胃汤。外用三石散三黄丹麻油调敷。即须疮(包括湿疹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守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号肃庵,又号洞元真人。汜水(今河南荥阳)人。因病习医,崇信主观唯心论的太素脉,认为太素脉能决生死病夭和预知人事。著有《方书一得》、《太素精要》,皆佚。

  • 草钟乳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紫酢浆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目珠子脱出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即珠突出眶证,详该条。

  • 香橘散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方。小茴香(盐水炒)五钱,橘核(去壳研,压去油)、炒山楂肉、大茴香(盐水炒)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三至四钱,空腹温酒调下。治睾丸偏堕。如睾丸肿大痛甚,左右移换者,加木香、沉香各三钱,川楝

  • 会宗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少阳之郄穴。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,尺骨之桡侧缘;或于支沟穴尺侧约一横指取穴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

  • 风疹块

    病名。出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即瘾疹,见该条。

  • 古作脣。又名口唇、唇口、飞门。于口之前端,分上唇、下唇。为脾之外候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脾之合肉也,其荣唇也。”唇与发音有关,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口唇者,音声之扇也。”

  • 蛲疳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
  • 真珠花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荷苞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