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维道

维道

经穴名。代号GB2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外枢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。位于腹侧,髂前上棘前下方,当五枢穴向前斜下0.5寸处。一说“对章门直下七寸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和旋髂浅、深动、静脉。主治少腹痛,腰胯痛,疝气带下;以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。直刺0.5~1寸;或斜刺2~3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安道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履条。

  • 新生儿肺炎

    病名。为新生儿呼吸系感染性疾病。生后24小时内发病者,多为胎内感染;生后数日出现者,多为外感风寒或风。新生儿肺卫之气未充,正气不足,病情最易幻变。外感风热,发热气促,鼻翼扇动,点头呼吸,喉有痰鸣,舌质

  • 心经失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三。多由惊恐或劳心过度所致。症见咯出血丝或小量鲜血,胸膈隐隐牵痛,懊憹嘈杂。治宜补心养营,方如茯苓补心汤、五神汤、天门冬汤等方,以及丹参、麦冬、山药、当归、生地等药。参见失血条

  • 噙化

    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法,多用于丸剂或锭剂。可按病情需要,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,如急性扁桃体炎,用山豆根、玄参制成的丸剂;或含后将溶液嚥下,如治肺阴虚证,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之类。

  • 接续草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问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泄满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泄泻而腹满的病症。参见泄泻条。

  • 脚底穿心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胻骨

    骨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。即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阴虚胃脘痛

    证名。多由病延日久,或郁火伤阴所致。《医宗己任篇·四明心法》:“又有一种胃脘痛,是阴虚症将成,须认明白。”症见脘痛时作,缠绵难愈,舌红口干,时或嘈杂,大便干结等。治宜养阴和胃,佐以泄肝,切忌香燥疏气,

  • 心下否(pǐ 匹)痛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心下,通常是指膈上部位;否,与痞同义,有闷满堵滞的意思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诸否者,营卫不和,阴阳隔绝,脏腑否塞而不宣通,故谓之否。”心下否痛,指膈上有痞塞胀满疼痛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