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生首乌三钱,陈皮、柴胡、茯苓、黄芩各八分,威灵仙、白术、当归各一钱,知母、鳖甲各二钱,炙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三片,井、河水各半煎,并加无灰酒再煎一滚,空腹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石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有阴而无阳。《丹经》:“孤阳不生,独阴不长。”②经外奇穴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张文仲灸法,疗卒心痛不可忍,吐冷酸绿水及元脏气,灸足大指次指内横纹中各一壮。炷如小麦大,下火立愈。”《奇效良方》作奇穴,
病名。即食瘥的俗称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心瘥、食瘥条。
病证名。即肾泄。《寿世保元·泄泻》:“五更泄者,肾泄也。”又名五更泻、五更溏泄、晨泄、瀼泄。清晨五更之时即泄,多因肾虚所致。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。《症因脉治·泄泻论》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、酒积五
心的下方,通常专指胃脘部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心下否痛。”
经穴别名。《针灸集成》:“商谷二穴,在石关下一寸。”所指即商曲穴。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针灸医生。是涪翁的弟子,郭玉的老师。
农历六月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主长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