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角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厥阴经别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与赤眼后生翳同,详该条。
①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五指毛桃根之别名。②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金雀根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:“胃中有热则虫动,虫动则胃缓,胃缓则涎出”,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,参见虫吐条。
书名。6卷。清·吴箎撰。刊于1836年。本书分中风、咳嗽等37门,以内科杂病为主,兼及妇科、儿科。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,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,以供参阅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小儿惊者,由血气不和,热实在内,心神不定,所以发惊,甚则掣缩成痫。”《幼科类萃》:“惊者,虚惕怔忡,气怯神散,痰涎来去,其泻必青,渐生风而未至惊风也。夫惊邪入心,则面红脸赤,
出《神药经》。为白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肉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,见三才封髓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