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一指经闭,二指经行不畅。
骨名。又名扶桑骨。位于眼眶(眉棱骨)的后方,颧骨弓上方部位。
寸口脉三部之一。详寸关尺条。
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目力。指眼视物的功能,同今之视力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196~1280【介绍】:金元时针灸学家。字汉卿,后改名默,字子声。后人有称为太师者。广平肥乡(今河北肥乡)人。在蔡州(今河南汝南)遇名医李浩,学习铜人针法,学成后回到原籍,从事医疗和教授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。谓至日暮则目视昏朦。属雀目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临菑(今山东临淄)人,是淳于意的弟子。
经穴名,代号GB3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原名阳关。《千金要方》名关阳。《针灸大全》名足阳关。近称膝阳关。别名寒府、阳陵、关陵,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膝外侧,阳陵泉穴上3寸,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。另说在阳陵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