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作为鉴别髋关节前、后脱位证候之一。详胯骨出条。
①食管上口(咽腔)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地气通于嗌。”《甲乙经》:“嗌作咽。”②喉咙。《素问·血气形志篇》:“形苦志苦,病生于咽嗌。”
即肛门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咳嗽》。即早晨嗽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鳅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疗条。
骨名。鼽与顺通。即颧骨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鼽骨下各一。”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又名火嗽。肺受热邪而引起的咳嗽。表现为咳嗽频繁,吐黄色稠痰,面红咽干,指纹紫色。治宜清宣肺热。用泻白散加减。
指腰部有热的感觉。见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。腰为肾之府,肾虚或邪气在肾,可见腰热。《医学纲目》卷五:“热在腰或痛属肾。肾居腰,肾热则当腰亦热。”参见发热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证皮肤先起红晕,后发斑片。
【介绍】:见李文渊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