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黄水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二。即腮痈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腊梅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。即阴蚀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①指风寒湿邪外袭皮毛所致的痹证。也有称寒痹者。《医宗必读·痹》:“皮痹者,邪在皮毛。”证见瘾疹风疮,搔之不痛。初起皮中如虫行状。治宜疏风养血,用秦艽地黄汤、羌活汤、蔓荆实丸等方
又名《眼科统秘》。1卷。清代作品。撰人、撰年均不详。书中简略记载了若干眼科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。本书收入《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》中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榴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时病论》卷四方。煨石膏四钱,滑石、茯苓各三钱,制半夏一钱,东洋参(或西洋参)、麦门冬各二钱,甘草六分。加粳米一撮为引,水煎服。治暑热盛极,元气受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