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名。即脊柱骨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呃逆之属热者。见《类证活人书·问咳逆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呃逆源流》:“呃逆阳症,发热口苦,胸满脉数,宜橘皮竹茹汤,或小柴胡汤加橘皮、竹茹。”参见咳逆、呃逆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竹茹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一奎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外伤科学》(广东中医学院)。煅石膏、升丹各15克。为细末,掺于疮面;或制成药线插入疮中,外盖膏药或油膏,每日换药一至二次。功能提脓祛腐。治流痰、附骨疽、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,脓水不净者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杠板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黑睛。《灵枢·大惑》:“筋之精为黑眼。”详黑睛条。
医论著作。旧题南齐·褚澄编。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槨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。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。全书共分为受形、本气、平脉、精血、津润、分体、余疾、审微、辨书、问子10篇。内容简短,说理多据《内经》加以阐述发
【介绍】:晋代医家。好仙释,后学医,医术高明。撰有《议论备豫方》一书。已佚。
即子淋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