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性味平和的方剂。
书名。4卷。明·童养学纂辑。刊于1632年。编者将陶华《伤寒六书》予以重纂删订,编次较为明晰。卷1总论;卷2~3分述伤寒及温热病证;卷4治法、方剂。全书对陶氏有关伤寒、温热病的学术经验,作了比较系统的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大红袍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等篇。指目眦生疮。参见眦赤烂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应钟条。
出《难经·四十二难》。脾有裹藏血液的功能。参见脾藏营条。
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。
证名,见《备急千金要方·淋闭》。又称小便不禁,详该条。
舌根部白苔,尖见黄苔。为邪在半表半里,或初入阳明里证。半表半里证用和解法。偏于阳明里证,用清热缓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指手厥阴经之阴络。张景岳注:“心主之阴,手厥阴之阴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