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患喉风且影响吞咽者,故云塞喉。多因湿热痰浊雍塞肺系所致。《囊秘喉书》:“塞喉风,喉痹聚毒,喉涎稠实而发寒热。关上可治,关下难治。”治宜清热祛痰、消肿止痛。用温胆汤、清气化痰丸等加减。脓成则以刀
①小儿指纹名称之一。又称八片锦。见《四诊抉微》。指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向的各种类型的合称。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热;垂针形主伤风、泄泻;水字形主食积;乙字形主肝病惊风;环形主疳积吐逆;珠形主病危。此外还有
古病名。①指男子尿出白物如精及女子带下病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思想无穷,所愿不得,意淫于外,入房太甚,宗筋弛纵,发为筋痿,及为白淫。”王冰注:“白淫,谓白物淫衍,如精之状,男子因溲而下,女子阴器中绵绵而
方书名。4卷。旧题孙真人著,实系托名之作。撰年不详,1914年曾予刊印。本书分为头面,耳目、口鼻、喉舌齿牙、身体、四肢、胸胃心腹、杂症、妇女、胎产、小儿、痘疹、痈疽疮毒及中毒急救等类,各类病证分别汇选
病证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此因热郁不退,使生白膜,如玉凝睛,或痛或肿,久则满睛失明。”即玉翳遮睛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原蚕沙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。《医贯》卷四:“神水者,由三焦而发源,先天真一之气所化,目上润泽之水是也。……耗涩,则有昏渺之危。”参见目昏条。
疾病由简单变复杂,从轻变重的证候变化。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外证未除,而数下之,遂协热而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里不解者,桂枝人参汤主之。”所指即为误下引起的变证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曾任太医院院判。与杨文翰共同编纂《奇效良方》一书(此书原为董宿汇集而未及完成的方书)。
脾胃受纳不佳的病症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儿有少食而易饱者,此胃之不受,脾之不能消也。宜益胃之阳,养脾之阴。”用异功散合小建中汤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