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系指痈发于喉之两旁,夹喉而生,故名。多由肝胃火毒上炎所引起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夹喉痈生喉两旁,肝胃毒热发其疮,疮与结喉痈同治,尤嫌痰壅不时呛。”治宜解毒、清热、消肿。方用仙方活命饮、
鼻之别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鼻为肺窍,又曰天牝。”详鼻条。
出《尔雅·郭璞注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龙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。阳亢则热,热极则生火。有阳气上逆的特点。参见肝火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疖,见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连文仲撰。刊于1899年。书中论述霍乱阴证、阳证,并参考西说以阐发各地方土气候和发病的关系,列表辨析霍乱诸证证脉,末附王孟英《霍乱论》中一些方剂、连氏经验方及外治、针灸各法,曹炳章又增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指外口位于会阴部的肛漏。即海底漏的别名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甲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狼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