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即米疽。见该条。
即痧药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吴得夫集验方》7卷,已佚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岗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GB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手足少阳、足阳明之会。位于鬓发中,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上1/2中点处。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、静脉顶支。主治偏头痛,眩晕,耳鸣,齿痛
胆病所生的邪气。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微急者,胆邪干小肠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发颐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4卷。明·张浩撰。刊于1585年。本书收选明代以前的临床各科验方分类编辑而成。内容包括中风、厥病、痛风、中寒等94类病证。以内科杂病为主,兼及外、妇,儿科等,有论有方,选方大都切于实用。末附炮制
人体部位名。亦称额角。指前发际在左、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上抵头角。”
【介绍】:见费启泰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