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在脐水平线绕身一周的长度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腰围四尺二寸。”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竹凌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灸法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又称自灸。是以药物敷贴肌肤后,局部起泡如灸疱,因而得名。今称药物发泡灸。古代文献上所载天灸法较多,如毛茛灸、斑蟊灸、旱莲灸、蒜泥灸、白芥子灸等,详各该条。
揄,旧作摇。指明确判断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取诸外经者,揄申而从之。”揄,牵引;申,同伸。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。详三品条。
证名,指小便闭塞不通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膀胱病,小便闭。”详癃闭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井疽局部肿痛躁热者。见井疽条。②见《枕藏外科钞》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即红艳舌。详该条。
见小儿推拿秘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