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。指介于强、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。
病名。见《卫生易简方》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商阳,见该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又名朱砂草、反背红、叶下红、铺地虎。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.或单叶血盆草S.cavaleriei Lévl.var.simplicifoli
病证名。指肌肉痿弱困怠的疾患。《备急干金要方·脾脏》:“凡肉极者,主脾也,脾应肉,肉与脾合,若脾病则肉变色。又曰,至阴遇病为肌痹,肌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脾。”症见身上如鼠走,多汗,四肢急痛,或软弱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温病辨证方法之一。是清·吴鞠通根据前人经验,按温热病传变情况,划分为上焦、中焦、下焦自上而下的三个阶段,并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。初期属上焦肺、心包病变。手太阴肺病有发热恶寒、头痛、汗出而咳等。手厥阴心包
即红中黑斑舌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