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香蒲,详该条。
皮肤针疗法之一。因使用梅花针进行刺激而名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虫积肠内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虫积腹胀之症,肚大青筋,腹皮胀急,反能饮食,或面见白斑黑点,或喜食一物,或腹起块扛,大便偶见长虫。”治宜驱虫为主。可用万应丸、使君子丸等。参见腹胀、虫积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元·朱震亨述,明·高叔宗校正。此书原为朱氏门人整理而成,明嘉靖间高氏予以校正重刻。全书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,兼有外科、妇产科、儿科、五官、口腔等多科病证。介绍治法比较具体,选方颇精,并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苏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六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,见该条。
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即陈芥菜卤汁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与大经对举,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,或指孙络,参见大经条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双侧脱臼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:“颊车骨……或打仆脱臼,或因风湿袭入,钩环脱臼、单脱者为错,双脱者为落。”证治详颊车蹉条。
即腘中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俗名腿凹,经曰腘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