痧书
见痧症全书条。
见痧症全书条。
①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紫珠之别名。②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墨旱莲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以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,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,找出其病因病机。如眩晕、震颤、抽搐等症状,多属于风,病变在肝;狂躁、神昏等症状,多属于火,病变在心包等。
儿科著作。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。又名《师巫颅囟经》。2卷(一作3卷)。托名周穆王时“师巫”所传(一作东汉·卫汛撰)。明代以后原书已佚,今存本为《四库全书》本(系自《永乐大典》中辑佚者),己非全
管,同脘。即下脘部。《灵枢·上膈》:“人食则虫上食,虫上食则下管虚,下管虚则邪气胜之,积聚以留,留则痈成。”
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即寒气霍乱。详该条。
出《物理小识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赪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阳气重叠过甚,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。参重阴必阳条。
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脐风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