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即白眼痛。《审视瑶函》卷三:“白眼痛有表里等症,或疼极而痛,从外走内者,宜温之散之;有不红肿而涩痛者,火伏气分,泻白散为主;有白珠变青蓝色,乃郁邪蒸逼,走散珠中,亟宜调气以养之。”详白眼痛条。
即禁方。详该条。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蚕退纸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疟疾之一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此先伤于风,而后伤于寒,故先热而后寒也,亦以时作,名曰温疟。”后世论温疟,复有以下几种说法:①因素有伏热,复感疟邪所致者。《金匮要略》:“温疟者,其脉如平,身无寒但
五疸之一。亦称酒黄疸,见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饮酒过度,湿热郁蒸,胆热液泄所致。《寓意草·论钱小鲁嗜酒积热之证》:“热淫内炽……,故胆之热汁,满而溢出于外,以渐渗于经络,则身目俱黄,为酒疸
见寄湘渔父《达生保赤编》。分娩过程的七种症候。即脐腹急痛,腰酸重坠,眼中出火,谷道挺进,室户肿满,手中指筋脉跳动,胞浆或血大来。
病名。《外科理例》卷六:“老咽痛,日晡甚,以补中益气汤,加酒炒黄柏、知母,数剂而愈。”泛指长期不愈的慢性咽痛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地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见卧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