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枢丹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?~1200【介绍】:姓何,佚其名。南宋淮阳军朐山(今江苏连云港一带)人。其祖父何执礼官至朝议大夫。道人因靖康之乱渡江南避。尝举进士不第。绍兴末年出家为道士。据载一日忽若狂者,久之,衣衫破蔽
病名。见《喉牙口舌各科秘旨(喉舌备要)》《喉科方论》:“此症发在喉中上腭,左右俱有,满口红肿,形如燕子伏梁,头向上,尾向下,其尾开有两片,其膜色白黄红。”治宜疏风解毒。用六味汤加清肺解毒之品。参见双喉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二。指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九:“夫痃癖者,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。痃者,在腹内近脐左右,各有一条筋脉急痛,大者如臂,次者如指,因气而成,如弦
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指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五者不足。神不足则悲,气不足则息利少气,血不足则恐,形不足则四肢不用,志不足则四肢厥冷。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为五脏所藏,其不足,实质是指五脏精气之不足。
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象或挂图。此类图象,在唐代以前已有多种流传,均佚。现存近代的明堂图有题为元·滑寿撰,明·吴昆校,清·魏玉麟重刻的一种,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九里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曹心怡撰。刊于1890年。本书论述喉痧(即猩红热)一病的源流、病因、病证、脉象、治法、禁忌等,并附若干治疗方剂。有独到之处,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(附增眉注)本。
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。为楸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8卷。宋·郑克撰。约成书于十三世纪。本书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关刑法折狱(判决)的一些典型案件,加以分类汇编。其中也有一些法医鉴定的内容,但并非专门的法医学著作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