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厥头痛

热厥头痛

病证名。因热盛气逆所致的头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头痛》:“热厥头痛,虽严寒犹喜风寒微来,暖处,或见烟火,其痛复作。”由邪热上攻,经气厥逆所致。症见头痛积年不愈,烦热,虽当严冬,犹喜风寒,其痛便止,略近温暖或见烟火,其痛便甚。治宜清泄,可用清上泻火汤,或选奇汤加川芎柴胡黄连、生地、当归黄柏知母荆芥、芽茶等药,后用补气汤。参见头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下痛

    证名。心下即胃脘部,因胃脘位于心窝下,故名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结胸热实,脉沉而紧,心下痛,按之后鞕者,大陷胸汤主之。”参见结胸、心痛、胃脘痛条。

  • 推膝盖骨归原法

    正骨手法。适用于髌骨离位的整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患膝呈半屈曲位,用推挤手法使离位的髌骨复归于原位。再用抱膝固定。

  • 天芝麻

    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水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顾焉文

    【介绍】:见顾元交条。

  • 擀杖花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泰定养生主论

    养生学著作。元·王中阳撰。16卷。撰年不详。书名取义于《庄子》:“宇泰定者发乎天光”及同书《养生主》篇。书中以道家虚无养生的观点阐述人生由婚后至孕育、婴幼、童壮、衰老诸阶段的生理调摄、疾病治疗,以及五

  • 益气生津

    补法之一。补气与养阴生津并用的治法。气津两虚,表现为汗出过多、肢体怠倦、气短懒言、口干作渴、舌质红干、脉虚或细,用生脉散之属,以益气敛汗,养阴生津。

  • 打毒金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蜂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蟹目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六:“藏府壅滞,肝经积热,上冲于目,令人目痛睛疼,若毒气结聚甚,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,故以名之。”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乳中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ST1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乳头中央,不针灸,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——两乳头之间作8寸。②乳,《脉经》作产字解释。《辑义》:“乳中盖在草蓐之谓。”亦即产后。③泛指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