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明·万全《婴儿家秘》。即养胎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白毛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舌缩。舌体紧缩而难以伸张。兼见舌淡而苔白润,是寒凝经脉;舌红绛而干,无苔或有焦黑苔,是热病伤津。舌胖粘腻而短,是痰湿阻闭。舌短缩强硬,神昏不语者,多属厥阴心包危重证候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金星草项下。即发背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即掉眩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女科秘要》卷二:“此下元气血虚弱,又兼风邪,宜行气行血,服乌药顺气散。”(麻黄、陈皮、乌药、僵蚕、川芎、枳壳、甘草、白芷、桔梗、干姜)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由于六淫外邪引起或阳气亢盛而出现的热性证候。如身热、恶热、烦躁、口渴喜冷饮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结、面色赤,舌质红,苔干黄或干黑,脉数等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热。”《医学心悟》:“假如口渴而能
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瘿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