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咽喉经验秘传》。即外缠喉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应钟条。
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眼弦赤烂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。因无子饮乳,蒸乳而发寒热作痛者,俗名乳膨。可用炒麦芽一两,水煎频饮。乳退,胀热自除。
病证名。汗液无故而出者,是由人体阴阳偏胜所致,小儿稚阴稚阳,故易阴阳偏胜偏衰而致汗证。常见者有自汗和盗汗两类:《幼科发挥》:“小儿纯阳之体,头者诸阳之会,心属火。头汗者,炎上之象也,故头汗者,乃清阳发
见《医宗金鉴·删补名医方论》卷二十七。即加味肾气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山西介休人。家为世医,精于医术。
病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二。亦名妊娠胸胁胀满、妊娠胸胁支满、胎气上逆、胎上逼心。指孕后胎气上逼,出现胸膈胀满。多因平素肾阴不足,肝失所养,孕后阴亏于下,气浮于上,冲逆心胸,以致胸膈胀满,甚者胁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