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温肺条。
病证名。《温热类编》卷三:“阳暑,即动暑。”详阳暑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乌桕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俞震条。
指心经火热上升的病证。可由心火亢盛或心阴亏虚而致,症见舌生疮,口腔糜烂,心烦失眠,舌尖红绛等。治宜导赤清心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有《混俗颐生录》二卷,已佚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三方。木通、滑石、赤茯苓、车前叶各一两,瞿麦五钱。为末,每服四钱,水煎服。治阴虚为阳所凑,膀胱积热,小便难而黄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竹根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症见齿缝疏豁不齐,又名齿疏。咀嚼时每有余物嵌入作梗。多因肾气不足或餐后挑剔成习,则齿缝愈疏。《仁斋直指方》:“齿者骨之所终,髓之所养,肾实主之。故肾衰则齿豁。”治宜培补肾元,用肾气丸加减。或用煅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白头翁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