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淡饮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雪

    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群芳谱》:“言积寒凛洌,雪至此而大也。”《汉学堂经解》所集崔灵恩《三礼义宗》:“大雪为节者,形于小雪为大雪。时雪转甚,故以大雪名节。”黄河流域一带通常在这时逐渐积雪。

  • 禾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I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、长频、长髎、长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位于鼻翼外缘直下,与水沟穴平齐处。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;并有面动、静脉的上唇支通过。主治鼻塞,鼻衄,鼻息肉,口等

  • 泻肺散

    ①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当归、黄芩、秦皮、葶苈子、菊花、旋覆花、生地黄、防风、白芷、甘草、玄参、栀子各一两,桔梗、麻黄、枳壳各半两,地骨皮八钱。为末,每服三钱,桑白皮煎汤送下。治眼风轮生疮或突起,愈后变

  • 臭毒头痛

    病名。臭,古通嗅。指因嗅吸污毒气体而引起的头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头痛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》:“有臭毒头痛,必烦闷恶心,宜炒香附一味煎。”亦有兼腹部疼痛。宜辨别毒气性质进行救治。参见头痛条。

  • 面尘

    ①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“燥淫所胜,民病面尘,身无膏泽。”指面色灰暗,如蒙尘灰。有实证和虚证之分,实证多因燥邪所伤或伏邪内郁,常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;虚证多由久病肝肾阴虚,常伴有头晕耳鸣、五心烦热、腰

  • 苦寒清热

    清法之一。又称苦寒泄热。即用苦寒药物清除里热的治法。如临床上所见身热、头痛、口渴、小便黄的里热证,可用黄芩汤等方。如里热严重,兼见谵语发狂,或吐血、衂血、发斑,苔黄或干黑起刺,脉沉数有力者,可用黄连解

  • 操纵

    亦称操纵指法。切脉时,先用轻指力,继而重指力,或轻重指力反复交替运用,以测候脉象。《重订诊家直诀》:“举而复按,按而复举,是操纵指法。”

  • 郁燠(ào 奥)

    蕴积薰蒸。指郁热内薰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其运热,其化暄暑郁燠。”

  • 汉医

    日本称中医为汉医或汉方医学。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。日本研究汉医的著作比较丰富,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,并出版不少有关汉方医学的杂志。

  • 肝厥

    厥证之一。因肝气厥逆上冲所致的厥证。《证治汇补·眩晕》:“肝厥之证,状如痫疾,僵仆不惺,惺则呕吐,头眩发热。宜二陈汤加柴胡、枳壳、甘菊、勾藤、干葛、山栀、生姜。”勾藤散、石膏汤等方均可选用。参见厥证条